常春藤畢業生中國尋親記
1995 年秋天,廣西南寧市公安局門外,一個還在襁褓之中的女嬰被人遺棄了。女嬰身上,人們發現有張紙條,記下她的出生日期10月8日。 女嬰不久被送進政府孤兒院,後轉至非牟利機構「母親之愛」等待海外領養。「母親之愛」(已結束)創辦人是香港人陳潔瑩,她亦是本地「母親的抉擇」首名本地的義工及員工。 地球另一面,已育有一名男孩的美國夫婦 Guttendorf,透過手續,把這個女嬰帶到彼邦生活。娃娃被命名 Zoe,由初接回來只有18個月大,慢慢長得亭亭玉立,憑個人努力,畢業於美國常春藤名校──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 … Continued
BB 有選擇嗎?
《清心直說》(‘Straight Talk’) 訪談於 2024 年 10 月 8 日 晚上 8 時至 8 時 30 分在無線明珠台播出。 我們的新任行政總裁蕭家欣 (Sky Siu) 為是集節目嘉賓,並在節目訪談中分享有關「母親的抉擇」 的工作和挑戰。 我們很高興能在《清心直說》節目中分享我們新任行政總裁 蕭家欣 (Sky Siu) 跟主持人陳建強醫生(Dr Eugene Chan) 富有洞察力的採訪。這一集的標題是 “BB 有選擇嗎?”,深入探討了我們 「母親的選擇」使命的核心。 在訪談中 … Continued
「母親的抉擇」創辦人細述 成立機構原因及個人心靈受助經驗
Phyllis Marwah 是「母親的抉擇」創辦人之一。她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因做學術研究來港,由於看到當時有新聞指本地少女意外懷孕問題嚴重,加上一位好朋友的姊姊經歷過同樣苦況而失去生命,她與該名好友及各自的丈夫,四人共同創立了機構。「母親的抉擇」37 年下來照顧了逾 5 萬名懷孕女孩;轄下的 ‘幼兒之家’ 更接待過逾 3000 名嬰兒,以及完成了超過 300 宗孩子與養父母配對,給這些孩子永遠的家。在以下訪問,Phyllis 詳細講述機構創辦經過、自己遇到的打擊,以及陌生人如何適時安撫她的心靈。 (節錄自2024年3月2 … Continued
行政總裁同「病」相憐
訪問地點為「母親的抉擇」坐落在半山的一個院舍,此建築與二十世紀初落成,曾作為已婚英軍軍官宿舍,現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原名是蒙哥馬利樓。 伴随 Phyllis 受訪的是她女兒 Alia Eyres,即現任「母親的抉擇」行政總裁,Alia 亦分享了一些故事。她先說自己也有7個孩子:「當我懷著第五胎時,經常因為身體不適要去醫院,當時由於院舍裡的一個13歲懷孕少女,同樣會不時出現妊娠併發症,所以我們時常結伴去醫院!這是我第一次因同『病』相憐而更了解院舍的女孩子。我早產了,那个個女孩在我產後數星期亦早產,因此我們的寶寶都曾在瑪麗醫院的深切治療部 … Continued
為意外懷孕少女賦予力量:’我有得揀!’
適逢國際婦女節,「母親的抉擇」(Mother’s Choice) 誠意推出一部感動人心的短片 ‘我有得揀’ ,旨在提高社會對意外懷孕青少女的關注度並給予關懷理解,更讓意外懷孕少女知道自己有選擇權,活出精彩人生。 有估計指,香港每年有至少 5,400 宗意外懷孕個案,其中大部分是 25 歲以下的單身少女,而意外懷孕少女的年齡更創下歷史新低,最低年僅 13 歲。 自 1987 年,「母親的抉擇」一直與社區攜手努力,致力為弱勢少女燃點希望,改寫生命故事。今次聯同跨國廣告公司奧美(Oglivy)與崔氏兄弟(Tsui B … Continued
沒有血緣的父愛 | 感情是最強的親子鑒定
感謝《明周》是期報導了領養爸爸 Patrick 非常特別的家庭故事。懷著感恩和喜悅,Patrick 在這個父親節分享了為父的奇妙歷程! 歡迎閱讀或分享全文: https://mpweekly.hk/s5saW Patrick 精彩語錄: “親情 不止於血緣所繫。” “我們的家曾經有一個空位,自從他來了,這個家便圓滿了。” “我很開心有機會成為父親,因為我明白到,沒有人保證你一定能夠生小孩…” ** 談起「湊仔經」,Patr … Continued
地鐵沿線接觸青少女
很興奮與您分享我們在香港地鐵推出的最新少女意外懷孕支援服務熱線宣傳活動,以擴大接觸更多處於危機中並需要我們支援的青少女。從 9 月 16 日星期五開始,為期兩週,大家在整個 MTR 地鐵網絡中的 300 個路軌旁的燈箱廣告位置,可以看到這一系列廣告。 每年,香港約有 5,400 名少女面對意外懷孕。雖然「母親的抉擇」每年透過熱線 2313 5678 或 WhatsApp 短訊 5633 5678 會接獲約 800 次的求助查詢,但我們相信對需要支援服務的青少女,因為不知道如何與我們聯繫而沒法得到幫助。讓我們一起看看這 “一個女孩的故事 … Continued
快閃香港:未婚媽媽之家
在八十年代成立的「母親的抉擇」,多年來幫助不少意外懷孕的女性,機構亦不時為中學生舉辦性教育工作坊。到底當年是甚麼原因促使這個組織成立? 在八十年代,有未婚懷孕的媽媽,會鋌而走險返內地非法墮胎,當年成立的機構「母親的抉擇」,希望為這群未婚媽媽提供臨時庇護居所,又會安排不同的課程讓她們學習,以加強求職技能。 請按此觀看短片。
不僅是血緣關係
請按此前往媒體報道原文。
鏗鏘集:痛不「育」生
請按此觀看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