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面對的社會問題充滿挑戰。由意外懷孕至需要在住宿照顧中成長的孩子──這些問題都不是能夠單靠一臂之力就能達致重大的改變。要帶來長遠的影響,我們是需要眾多人士和機構的同心協力。你們每位的參與都不可少!

在參與孩子和家庭福利界的工作時,我們發現我們大部分人員都遇到同樣複雜的議題及挑戰。我們相信只要秉持同行及合作的信念,我們是可以帶來改變的。為了努力達到「每個孩子都擁有一個安全、關愛的永久家庭」,我們希望為其他的前線機構提供資訊、支持他們的實務工作。以下為我們搜集的一系列資料及文章,歡迎參考。

如你有任何查詢、回饋、活動及合作的建議,歡迎電郵至info@motherschoice.org

  • 1

    打破跨代循環 改寫生命故事:香港青少年意外懷孕研討會

    於2022年2月舉行的香港首個青少年意外懷孕研討會,多位從事青少年意外懷孕服務和危機干預工作的學術專家、醫療保健和法律專業人士、社會工作者以及非政府組織領袖將會參與。此線上會議的內容包括主題演講、研討會、焦點討論和交流機會,同時提供交流機會予各界分享專業知識和探索創新服務模式的可能性。議程以打破青少年懷孕惡性循環的三大關鍵因素為主題:全然接受、裝備和充權。
  • 2

    《兒童及家庭工作的法律資訊:給社會工作者的簡介手冊》(中文)

    香港的兒童福利相關條例可能讓人難以通達,特別是當前線人員正遇到緊急情況。這本法律手冊與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共同編制,旨在提供清晰的全景,讓使用者了解維護法律的方法及如何為我們的服務對象爭取最好的成效。
  • 3

    《改寫生命故事:兒童及家庭工作的法律資訊》(英文)第2版

    香港的兒童福利相關條例可能讓人難以通達,特別是當前線人員正遇到緊急情況。這本法律手冊與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共同編制,旨在提供清晰的全景,讓使用者了解維護法律的方法及如何為我們的服務對象爭取最好的成效。
  • 4

    領養假指引

    領養是一生的旅程,在「母親的抉擇」,我們相信社會上每個人都可以為支持兒童、青少年和家庭出一分力。如果您有興趣了解更多如何支持您公司中的領養家庭,請下載我們的領養假指引。
  • 5

    正面詞彙談論領養

    我們談論領養的方法以及採用的詞彙,反映我們的想法及價值觀。使用正面的詞彙,是鼓勵和尊重每一個和領養有關的人,包括親生父母、領養父母,以及領養當中最關鍵的孩子。在這裡下載我們的領養正面詞彙表!
  • 6

    領養程序

    「母親的抉擇」是香港社會福利署認可的領養服務 機構。作為本港三間獲認可的領養服務機構之一, 我們向有意領養的家庭提供服務及評估。你選擇的領養服務機構會透過以下程序評估你是否適合 領養孩子。請了解更多有關領養程序概略。
  • 7

    為孩子建立穩健家庭的20種方法

    我們相信培育一個孩子需要整個社會的支持。這個月我們設計了一連串的活動,助你了解更多、採取行動、向朋友傳遞這個訊息,一同成為孩子的守護者!在這裡下載你的行事曆!
  • 8

    香港的兒童及家庭司法制度改革:為住宿照顧的孩子發聲

    本書的第六章收錄了於2015年11月舉行的「第三屆兒童議題論壇」匯報之文章。「母親的抉擇」發表的文章內容包括:簡述沒有家庭的孩子之需要及現況,並提出有關改革的建議。
  • 9

    保護兒童研討會(2017年3月)

    我們首次舉辦的「保護兒童研討會」邀請了來自不同界別的從事員,包括:社會福利、法律、學術、醫學及政府。這次研討會共舉辦了兩天,討論我們可以如何透過不同的專業,一起給予我城的孩子最佳保護。
  • 10

    《正面性教育教學手冊》

    「關懷愛滋」聯同「糖不甩」網上性健康平台(「母親的抉擇」的伙伴)編製的《正面性教育教學手冊》是一套為香港青少年度身訂造的教材!
  • 11

    性教育應由家長主導。

    「母親的抉擇」行政總裁艾利雅在《南華早報》刊登的文章。
  • 12

    如何在香港建構更好的寄養制度?

    《南華早報》探討破碎家庭的孩子數目遠超寄養家庭數目的原因。
  • 13

    「母親的抉擇」:自1987年,照顧香港的意外懷孕少女及她們的孩子

    受到《南華早報》30年前的報導所啟發,「母親的抉擇」正式啟用,歡迎及支持意外懷孕少女。
  • 14

    請伸出援手!向有需要的孩子表達愛心。

    「母親的抉擇」行政總裁艾利雅去信《南華早報》編輯。
  • 15

    獲領養孩子的依附關係和抗逆力

    「母親的抉擇」的領養委員會成員 Erica Liu Wollin 博士在 TEDxHong Kong 演講中分享關於依附關係的專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