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亞洲)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Ron是高盛亞太區私人財富管理負責人。他在多個管理委員會及市場營運委員會擔任聯合主席或成員,並在投資銀行及固定收益、貨幣及商品的範疇累積了豐富經驗。他於2003年被任命為董事總經理,並於2006年成為合夥人。在1998年加入高盛之前,他在1990年取得哈佛大學歷史及文學學士學位,其後任職於摩根大通公司財務和資本市場部,先後在紐約、東京、新加坡及香港工作。
領養委員會
財務委員會
籌款委員會
市場推廣及傳訊委員會
營運委員會
服務委員會
建築委員會
高盛(亞洲)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Ron是高盛亞太區私人財富管理負責人。他在多個管理委員會及市場營運委員會擔任聯合主席或成員,並在投資銀行及固定收益、貨幣及商品的範疇累積了豐富經驗。他於2003年被任命為董事總經理,並於2006年成為合夥人。在1998年加入高盛之前,他在1990年取得哈佛大學歷史及文學學士學位,其後任職於摩根大通公司財務和資本市場部,先後在紐約、東京、新加坡及香港工作。
葡萄藤教會主任牧師
Andrew領導葡萄藤教會的管理團隊,訂立未來計劃及執行為本地社區提供的活動和服務。Andrew於人力資源範疇開始職業生涯,在摩根士丹利固定收益事業部擔任人力資源總監。熱心於社會公義議題,Andrew亦是「亞洲公義會議」的聯合創辦人及總監、管理葡萄藤社區服務中心有限公司,同時擔任國際關心中國慈善協會的國際監督董事會成員。
Andrew的家庭全賴「母親的抉擇」得以建立。1999年,他的父母從「母親的抉擇」領養他的弟弟James。後來他在我們的幼兒之家義工服務時認識了他的妻子,並在2012年從「母親的抉擇」領養了他們的女兒。Andrew在2016年加入「母親的抉擇」董事局。
現任香港交易所集團及LGT Capital Partners Group Holding Ltd 獨立非執行董事
張女士在私募基金及金融領域擁有超過20 年經驗,並透過於2015 年至2020 年出任怡和太平洋有限公司(「怡和太平洋」)行政總裁,負責管理該公司於香港、中國內地及東南亞各地涵蓋廣泛範疇的業務,積累豐富業務戰略及營運的經驗。
在任職怡和太平洋前,張女士出任私募基金公司 方源資本及萊恩資本之高級顧問。張女士於2001 年加入3i Group Plc(「3i 集團」),並於2008 年成為該公司之合夥人。作為3i 集團香港辦事處的創始人成員之一,張女士負責消費及科技相關的投資項目,並在部分投資組合公司出任董事。在此之前,張女士任職於私募基金及投資銀行,包括英特爾資本、J.H. Whitney、信孚銀行及所羅門兄弟,涉及不同業務領域包括投資、企業融資、
資本市場和併購。
張明明女士獲得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並持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
麥格理資產管理全球主管
麥格理集團全球執行委員會成員
魏平先生擔任麥格理資產管理 (MAM) 全球主管,MAM是一家環球專業資產管理公司。魏平先生同時是麥格理集團全球執行委員會的成員。魏平先生領導著由1900多人組成的團隊,旗下管理資產超過5,500億澳元,服務於全球機構和個人客戶。魏平先生常駐於香港。
在2021年4月被任命為MAM主管前,魏平先生曾擔任MAM全球另類投資主管及麥格理集團亞洲區首席執行官。魏平先生自2006年加入麥格理以來曾先後擔任多個領導職位。
魏平先生曾擔任台灣寬頻通訊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此前也曾擔任貝恩公司的管理諮詢顧問。魏平先生擔任Good Financial的主席,為在香港的移工者提供金融科技貸款解決方案。他亦是2017年美國阿斯彭研究所的金融領袖班成員及阿斯彭全球領導力組織成員。
「香港領養家庭」Adoptive Families of Hong Kong聯合創辦人
Gretchen於台灣土生土長,畢業於美國阿茲塞太平洋大學社會工作系,也為首批在「母親的抉擇」服務的義工。她與本機構的創辦人緊密合作,建立了機構的核心服務,並繼創辦人 Gary Stephens 卸任後擔任了執行董事五年。在2003年起,她成為「母親的抉擇」的董事,也是領養委員會的成員。
Gretchen創辦了全由義工經營的非牟利慈善機構「香港領養家庭」Adoptive Families of Hong Kong,支持領養父母、領養孩子與其他與領養相關的人士。她同時為台灣馬禮遜學校、香港「可愛忠實之家」及美國Shepherds College的董事會成員。
Gretchen與丈夫Jeff有五名孩子及兩名孫兒。
Jason 是香港註冊投資管理公司Arkkan Capital Management的創辦人及首席投資官。 Arkkan的主要業務是透過其基金Arkkan Opportunities Fund投資於亞太地區的特別信貸機會。基金於2014年成立,並建立了良好的投資回報記錄及信譽,是亞太地區最卓越的信貸投資者之一。
從1999年到2013年9月,Jason在高盛集團有限公司(“高盛”)的Special Situations Group 部門工作,他從高盛退休後成立Arkkan Capital。在2007年,他成為高盛Special Situations Group的聯合主管,並在2011年成為全球主管。他負責管理的投資專業人員團隊由30-100人不等。他在高盛的職務從管理個人投資發展到領導區域的Special Situations Group,最終在2011年成為Special Situations Group的全球業務領導人。
Jason在2006年成為高盛的合夥人,並曾在多個內部委員會任職,包括亞太地區管理委員會、證券部執行委員會及亞洲風險委員會。
Jason擁有普林斯頓大學的公共管理碩士學位。他還擁有牛津大學的歷史學(現代)和經濟學學士學位(一级)。
Joseph為前任香港盛峰的高級顧問。2008年,他以組合團隊合夥人及香港區總裁的身份加入香港盛峰。他更為投資者關係團隊的成員,負責支援亞太地區的投資者。
加入盛峰之前,Joseph曾任波士頓諮詢公司香港公司的合夥人及董事總經理,主要負責業務包括中國與亞洲的消費品、零售及電訊。他擁有眾多客戶服務經驗,涵蓋銀行、工業產品和保健行業。他於美國矽谷開展他的事業,最初為一位電機工程師。
Joseph是香港創業及私募投資協會的副主席、拔萃男書院基金有限公司捐款及行政附屬委員會的成員之一。他曾就讀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獲得理學士學位,主修電機工程學及電腦科學。
Joseph與妻子Lily已婚達20年,育有2名孩子。
The Good Studio and K for Kids Foundation創辦人兼董事總經理
Kaye 在澳洲長大,曾在日本,澳門,馬尼拉等不同國家工作過。在 2010 年 Kaye 成立了建築,室內設計及品牌設計工作室 The Good Studio。 Kaye 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自2016年開始到現在也登記成為寄養家庭。在 The Good Studio 以外, Kaye 還創立了 K for Kids Foundation。這是一所香港的慈善機構,通過創意藝術計畫為寄養兒童提供呢服務。以增強自我價值,加強自我認知,培養獨特才能為主。同時在2020年,Kaye 創辦了The New Moon。一個獨特網上平台,旨在為心靈,健康的世界帶來奢華和前衛的方式,精心挑選世界各地的商品,呈現在大家眼前。
家庭事業的前人力資源與行政副總裁
Millie在香港土生土長,擁有美國安娜堡密歇根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和心理學文學士學位。她曾擔任家族玩具業務的人力資源及行政副總裁,負責為公司設計人力資源策略和政策、招聘、培訓和員工關係等工作。
Millie和她的丈夫育有兩名孩子。她在高中時期初次擔任「母親的抉擇」的義工,讓她看到「母親的抉擇」為年輕母親、孩子和領養家庭帶來的影響,使她印象非常深刻。
亞洲區家庭研究聯盟 (CIFA) 主席
曾出任社會福利署副署長的朱楊柏瑜女士,現為亞洲區家庭研究聯盟 (CIFA) 主席,同時擔任香港防癌會執行委員會主席和亞洲家庭治療學會理事會成員。她曾擔任香港特區政府轄下家庭議會的非官方成員達6年,目前是家庭議會離婚現象進一步研究工作組成員。除了曾擔任香港大學家庭研究院副總監(2003-2013)、社工註冊局主席(1997-2002)和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2003)的經驗外,她也在家庭服務與政策發展上累積了豐富經驗及專業知識。2000年,她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銅紫荊星章 (BBS),以表揚她於社福界的貢獻。
自2011年擔任「母親的抉擇」董事以來,朱楊柏瑜女士一直提供精闢意見,協助機構與政府官員或相關非政府組織建立關係。
Patrick是香港高等法院暫委法官,同時擔任仲裁員及恆常參與調解員的工作。他是大律師辦事處和 Legal 500目錄裡商業訴訟方面的領先人物。另外,Patrick曾為霍金路偉律師行亞太及中東區的地區主管合夥人。他在2004至2017期間,擔任全球最大的衝突管理和糾紛解決的諮詢公司CEDR的董事局成員;另於2008至2010期間,擔任由32家大型律師事務所共同組成的Pacific Rim Advisory Council的主席。
Patrick居於香港、倫敦和根德,已婚並育有3名孩子。他致力關注女童教育,現為英格蘭一家非常卓越的女子寄宿學校Wycombe Abbey School的委員會主席。此校於中國常州市亦有一分校。
「母親的抉擇」聯合創辦人
Phyllis在美國新墨西哥州陶斯鎮長大,曾於格雷斯學院、夏威夷大學及華盛頓大學修讀教育。自1974年起,她一直定居在香港。Phyllis的七名子女和十三名孫兒女分別生活於香港、倫敦、紐約及洛杉磯。他們都深受Phyllis為亞洲婦女及兒童所做的工作啟發。2012年,她獲頒發香港美國商會「具影響力的女性」獎項。
「母親的抉擇」起初只是一個由一小撮朋友組成的關注小組,至今已搖身一變轉型為改寫香港數以千計生命的慈善機構。作為創辦人之一,Phyllis啟發分佈在印度、中國及柬埔寨的姊妹機構,自2000年以來一直是「母親的抉擇」的董事。
永新資本投資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百賢亞洲研究院行政總裁
曹惠婷女士為永新資本投資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龍達紡織有限公司主席及永新廣場投資有限公司董事,其職責包括投資和管理投資組合、物業重建及成衣製造。
在加入永新集團前,曹女士曾在紐約任職高盛並購金融分析員,以及在時尚及服裝公司湯米席爾菲格股份有限公司擔任特許經營部副主任。
曹女士擔任百賢亞洲研究院(“研究院”)行政總裁,研究院由曹氏家族的百賢教育基金會出資成立,匯聚5名創辦成員的支持,研究院在2014年正式成立,重點推動和監督「亞洲未來領袖獎學金計劃」的發展。目前,研究院每年資助多達100名百賢學者前往居住國家或地區以外的6所合作大學進修。
曹女士現擔任百賢教育基金會行政總裁、香港貿易發展局理事會成員、早稻田大學亞洲校園專案外部顧問委員會委員、團結香港基金參事、母親的抉擇董事局成員、葉氏家族慈善基金普通會員及董事、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董事會成員、恩博資本諮詢委員會成員,以及Advisory Council Member of the Washington Institute for Business, Government and Society。在 2010年至2016年期間,曹女士曾於香港科技大學擔任顧問委員會成員。此外,曹女士亦為第十二屆浙江省政協常委。
曹女士先後取得美國布朗大學國際關係學士學位及斯坦福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並於修讀學士學位期間,在東京的慶應義塾大學留學一年。
Ronna一直熱心支持「母親的抉擇」,更是三名孩子引以為傲的好母親。
Platinum Heart 總監
Sunita和其長子在七年前共同創立Platinum Heart,並擔任這間名貴珠寶手飾店的總監。在珠寶行業以外,她亦有參與其他業務和經營餐廳。Sunita 也活躍於多個服務印度的女性和孩子的慈善機構。現時,她和父親及兄弟正著手建立一個安全家舍,收容從人口販賣活動中獲救的女孩。她亦和德里的 Savera 酒店緊密合作,幫助貧民窟的女孩和家庭。Sunita 在印度土生土長,畢業於德里大學,並在1981年移居香港。
Sunita 自1998年起成為「母親的抉擇」的董事。僅次於創辦人Gary Stephens,她是第二位服務年資最長的「母親的抉擇」董事,致力幫助在香港身處弱勢的少女和嬰孩。
Tim現職瑞銀集團亞太區環球財務服務的董事總經理及主管,並擔任瑞銀環球財務管理委員會、亞洲區資產管理委員會、中國資產委員會及瑞銀期貨(中國)董事局的成員。過去15年,Tim在亞洲從事資本市場財務工作,項目包括主經紀商業務及上市衍生產品。他在2011年加入瑞銀之前,曾分別出任雷曼兄弟駐日本及香港的亞洲區主業務主管,及野村證券主業務和Delta One業務的環球主管。
Tim與妻子Jennifer育有3名孩子。他們是「母親的抉擇」的橋樑計劃家庭之一,曾為數位有需要的孩子打開家門,為他們提供短暫照顧。
白偉歴先生是貝恩公司全球合夥人,自 2006 年起已常駐香港。他在貝恩擔任多項職務,包括領導香港辦事處,擔任貝恩亞太區績效提升業務聯席主席和貝恩全球薪酬和晉升委員會員。
白先生於 2003 年調至貝恩首爾分公司,開始了他在亞洲的工作里程。他擁有超過 25 年的全球管理諮詢經驗和專業知識,為亞洲、加拿大、美國和歐洲的頂級企業以及全球客戶提供一系列績效提升方面的戰略諮詢服務,涉及可持續性成本轉型、綜合管理成本優化、生產效率提升、運營資本優化等主題。
他同時也是貝恩全球私募股權業務的領導成員。在這一領域,他帶領完成了中國和亞洲市場上超過 250 個盡職調查專案,涉及多個行業。他還與多家投資組合公司合作,主要涉及事業部戰略和績效提升。另外,他還為亞洲多家基金提供基金戰略和運營方面的支援。
白先生同樣領導了貝恩公司在香港地區大部分的公益專案;在他的領導下,貝恩公司與社會企業和非政府組織展開了眾多合作專案;目前他還是香港慈善創投基金Social Impact Partners 的董事會成員及投資委員會之公益合夥人。
白先生於 1993 年加入貝恩,之前他在紐約一家投資銀行任職。
白偉歴先生擁有達特茅斯大學塔克商學院的 MBA 學位,以及加拿大皇后大學的商業學士一級榮譽學位。